欢迎来到

马来西亚国际郑和研究院

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历史古城马六甲以及郑和下西洋多次驻扎地的独特位置与历史传承,打造新时代的国际郑和海丝文化传播新平台

国际郑和海丝文化传播新平台

关于我们

马来西亚国际郑和研究院

马来西亚国际郑和研究院的设立缘起于2018年国际郑和大会在马六甲召开,此后各相关部门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工作。国际郑和研究院的宗旨是推广郑和“和谐、和平和友好”精神,推动涉及的历史、考古和文化研究,并推动郑和精神在海外传播,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

 

马来西亚国际郑和研究院主要是跨国际、跨种族、跨宗教、跨政治理念的非营利联盟机构。马来西亚国际郑和研究院倡议成立,除了维护人类人民和谐发展,在跨境及跨文化融合的框架内,进行互动与扩展,展开对话与行动,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建立个人、社区、族群、国际之间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研究院设施

library_w

郑和图书馆 (一楼)

包含20,000多本陈达生博士的藏书和郑和文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源支持公众人士多阅读和了解更多郑和文化。

1楼全景1_w

阅读区 (一楼)

光线明亮而又安静的地方,偶尔伴随郑和故事的分享。

2楼全景2_w

展览会区 (二楼)

二楼地方宽敞,适合举办展览活动或线上会议的。

陈达生博士

国际郑和研究院创院院长、终身荣誉院长
陈达生博士

新加坡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文物收藏家
马来西亚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
马六甲郑和文化馆馆长
新加坡国际郑和学会终身荣誉会长

陈达生博士,1936 年生于新加坡,祖父是来自福建安溪的茶商。1956 年,陈达生考入南洋大学史地系,成为南大第三届学生,主修地理学。读书期间。师从南洋史地名师许云樵教授及南海勘探的地理名家郑资约教授,从此种下了对历史地理学求知的种子。
1959 年,陈达生与廖裕芳获得印尼政府提供的苏加诺;总统奖学金,前往印尼国立大学,攻读印尼文学、历史和文化。1968 年,陈达生回到母校南洋大学,担任东南亚研究主任。任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马来交语言学论文和著作,并对印华文学和印尼政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陈达生博士便开始对马六甲古建筑进行修复。2010年,马六甲郑和文旅事业发展良好,在陈达生博士的带动下,大量资金进入马六甲古城,修复了大量娘惹吉屋、骑楼。州政府有感于 郑和文旅的魅力,由州首席部长路助,人海物馆局与国际郑和学会及郑和文化馆合办「国际郑和论坛』,主题「郑和与亚非世界」。 论坛空前成功,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300 余名代表参会。史无前例的郑和大会,其学术影响至今常青。

Dr. Tan Ta Sen
«CHENG HO AND ISLAM IN SOUTHEAST ASIA
«CHENG HO PENYEBAR ISLAM DARI CHINA KE NUSANTARA)
代表作
《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
《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与马六甲》
马六甲州最高荣誉勋章 「马六甲光荣之星」
印尼婆罗浮屠国际写作文化节终身成就奖

每周资讯

活动场地出租

提供租借 共享空间

我们提供租借演讲厅,展览厅,会议室,贵宾室等,请联络以了解更多详情。

活动场地出租

提供租借 共享空间

我们提供租借演讲厅,展览厅,会议室,贵宾室等,请联络以了解更多详情。

Scroll to Top